公元21年大事
1、公元21年,春季正月,王莽的妻子孝睦皇后去世,因王莽曾多次杀其子,导致皇后悲伤失明。太子王临在宫中照料,期间与王莽妻子的侍女原碧私通。王临担心事态败露,与原碧密谋杀害王莽。王临的妻子,国师公之女,精通星象,预言宫中有白衣会,王临因此兴奋,但最终被贬为统义阳王,处境更加忧虑。
2、公元前156年4月,汉与匈奴和亲。公元前155年秋,汉与匈奴和亲。公元前154年正月,汉七王与匈奴结兵造反,未遂。公元前152年,汉公主嫁匈奴。匈奴与汉通市。公元前148年2月,匈奴兵迫燕地。公无前144年6月,匈奴兵至雁门,入上郡,取汉苑马。公元前142年3月,匈奴兵至雁门。
3、夏朝 公元前21世纪,禹的儿子启破坏“禅让”制度,自称为王,建立夏王朝(约公元前21世纪-前16世纪),由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。而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处在长长的原始社会时期,可以说,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分界点。
4、年: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;windows 7面世;甲型H1N1流感病毒肆虐世界;中国六十年国庆;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;2月2日,中嫦娥一号卫星登月。
5、年,雅典奥运和南亚海啸、俄罗斯别斯兰事件等重大事件接连发生。2005年,伦敦遭受恐怖袭击,斯拉夫人若望保禄二世教皇离世,美国经历了卡特丽娜飓风。同年,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。2006年,Windows Vista即将面世,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死,黎以战争爆发。
与元九书的作品原文
九岁谙识声韵。十五六,始知有进士,苦节读书。二十已来,昼课赋,夜课书,间又课诗,不遑寝息矣。以至于口舌成疮,手肘成胝。既壮而肤革不丰盈,未老而齿发早衰白;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,动以万数,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,又自悲。 家贫多故,二十七方从乡赋。既第之后,虽专于科试,亦不废诗。
自古以来,文辞是人类文明的标志,天以日月星辰为文,地以五材为文,人则以《六经》为文。尤其在《六经》中,《诗经》居首位,因为它能感发人心,维系和平。诗,源于情感,借助言辞,通过声音表达,其深意寓于义理之中。无论贤圣还是愚钝,无论是人还是物,都能感同身受。
微之微之,这就是我与你以形体为外物,摆脱与俗人交往的踪迹,蔑视富贵,轻视人间的原因。
原文: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,凡枉赠答诗仅百篇。每诗来,或辱序,或辱书,冠于卷首,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,且自叙为文因缘,与年月之远近也。仆既受足下诗,又谕足下此意,常欲承答来旨,粗论歌诗大端,并自述为文之意,总为一书,致足下前。
出自《与元九书》,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。这篇散文平易流畅,洋洋洒洒,思想感情坦露无遗,语言文字通俗浅白。全文(节选)如下:家贫多故,二十七方从乡赋。既第之后,虽专于科试,亦不废诗。及授校书郎时,已盈三四百首。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,见皆谓之工,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,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。此句出自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的《与元九书》。白居易继承了汉乐府“缘事而发”的现实主义精神,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出发,提出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的主张,是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一大贡献。
战国时期,楚国李园妹妹的名字
李园的妹妹是楚考烈王的妃子,叫李焉。楚考烈王无子,春申君患之,求妇人宜子者进之,甚众,卒无子。 赵人李园,持其女弟,欲进之楚王,闻其不宜子,恐又无宠。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。已而谒归,故失期。还谒,春申君问状。对曰:“齐王遣使求臣女弟,与其使者饮,故失期。
李氏,赵国女子,其身份为李园之妹,但她的生平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。在战国时期,她成为了楚考烈王芈完的王后。李园曾是楚相春申君的门客,他巧妙地安排妹妹李氏成为春申君的妾室,并让她怀孕。
李嫣嫣,历史上确有其人,原名李环,关于她的记载十分有限。她乃是春申君门客李园之妹,李园为了拉拢春申君,巧妙地将妹妹送入春申君府中。此计策与吕不韦送赵姬予嬴异人之事相似。李环在春申君府中怀孕后,李园献计将她转献给了楚考烈王,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。
李园(?—公元前228年),战国时期楚国权臣。本为赵国人,后入楚。将妹妹李嫣嫣先嫁给春申君,有身孕后又送给楚考烈王。李嫣嫣诞下一子熊悍,李园因此显贵。楚考烈王去世后,李园谋划诛杀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,专楚政。
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。楚国有一位名叫春申君的贵族,他非常喜欢养士,门下食客有三千多人。其中有一位食客名叫李园,他有一个妹妹叫李环。李环非常漂亮,李园想把她献给楚王,但又怕她进宫后失宠。于是,他想出了一个计策。一天,李园向春申君请假回家探亲。